|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破产审判

 

【党建之声】心得体会:五四精神 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0-05-08 11:23:03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

       值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明水法院微信平台“党建之声”栏目将陆续展示明法干警朗诵作品。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能无悔的说:“谢谢你,再见”。

五四精神  薪火相传

立案庭 书记员  李明洋

   青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191954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为了纪念这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这一天被定为“青年节”。历史的车轮在这片苦难大地上隆隆碾过,中国青年对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追求却是前赴后继、百年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国时期的青年是被时代选中,并去践行爱国精神的先锋。那时的他们拿起课本是勤勉用功的好学青年,坐在教室也是心忧天下的民族脊梁。在国家危难关头,大批青年人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他们有不畏强权的正气,有为民请命的胸襟。他们用行动唤醒了一代人的觉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民族危难面前,人人都要挺身而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都是“舍小家为国家”的民族卫士,抛头颅,洒热血,在民族危亡面前展现出了舍己为国的高尚品格。正是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人格,成就了中国抗敌御侮、顽强不屈的国格。

   民族曾经多灾多难,国家曾经满目疮痍。为中华崛起,中国青年已经坚持奋斗了百年,成就斐然却也任重道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代人成一代功,一代人做一代事。这一代人实现不了的目标,就留给下一代去完成,正是代代青年人不懈努力使得五四精神的火炬始终高扬并薪火相传。

   如今,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足,振兴中华为期不远,但这一切都还需我辈青年秉承五四精神,肩负民族使命,传承意志,一往无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