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破产审判

 

【党史故事】张露萍:用热血染红七月的石榴花

  发布时间:2020-10-30 17:15:38


“前程是天上的云霞!人生是海里的浪花!卿!莫愁徊,趁这黄金的时代,努力着你的前途,发出你灿烂的光华!”这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党的英雄女儿张露萍16岁时写的一首短诗。

张露萍,幼名余家英,学名余硕卿,延安时期改名余慧琳、黎琳。张露萍是叶剑英为她在中共南方局军事组从事党的地下秘密工作时取的化名。她出生于1921年5月,四川崇庆县(今崇州市)人。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11月由党派到重庆从事地下工作,是活跃在国民党军统局电讯总台的中共特支书记。她带领党支部成员源源不断为中共中央和南方局传递情报。1940年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并与敌人进行了英勇斗争。1945年7月14日,正值花样年华的张露萍殉难于贵州息烽快活岭。

国统区的革命青年

张露萍父亲余泽安是一位私塾先生,他富有民族意识,常以岳飞、文天祥、戚继光事迹教育女儿,希望她们长大后做有民族气节的人。1935年秋,张露萍由县立女中转到成都建国中学。在校期间,她深受具有进步思想的同学车崇英影响,并和车崇英及进步同学周玉斌、杨梦萍结为“四姐妹”。其间,车崇英的父亲、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经常向她们介绍国内外形势,讲述八路军英勇抗日的故事,以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崭新气象,鼓励她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张露萍受到教育引导,思想境界不断升华提高。

1937年7月,卢沟桥的枪声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在车耀先影响下,张露萍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承担了宣传、组织和交通工作。她参加了“星芒社”等救亡团体,在成都的工厂、学校、街头到处都有这个活泼、豪爽女学生的身影。张露萍不分白天黑夜地为抗日疾呼、为救亡奔走,时而办墙报、刷标语,时而指挥演唱、参加演出抗日话剧……如火如荼的抗日活动的洗礼与锤炼,使张露萍笃定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念,产生了奔赴延安的强烈愿望。她曾在一张照片的背面写道:“她有健全的身体,有高尚的理想!更有清白的身心,坚决的斗志!挺着胸膛,去应付未来的难关,压平路上的崎岖,碾碎前面的(艰)难,冲破人间的黑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