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破产审判

 

【党史故事】电波不逝 英雄不朽

  发布时间:2020-09-01 17:20:23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是1958年拍摄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中共地下党员李侠发出的最后一句电文,曾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落泪。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主人公李侠的原型就是中共情报和通讯战线上的优秀战士李白。


李白原名李华初,1910年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一户贫农家庭。大革命时期,15岁的李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31年他进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训练班学习,练就一身精湛的无线电技术,毕业后到红五军团十三军任无线电队政委。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白受党组织派遣,到上海从事秘密通信工作,架设秘密电台,建立起上海与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


日军占领上海后,大肆搜查地下电台、搜捕中共地下工作者。为防止暴露,李白把电台功率从75瓦降低到15瓦,把普通收音机接上线圈改造为收报机。在紧急情况下只要取走线圈,收报机就变回收音机,敌人就查不出端倪。但微弱的电波信号仍被日军侦测出来,1942年9月李白被捕。李白在狱中受尽折磨,却始终不肯吐露一个字。日军又派无线电专家对收报机进行检查,专家判定这只是一个收音机,无法证明李白私设电台。1943年5月,经党组织营救,李白终于获释。


大半年的牢狱生涯并没有使李白动摇、退缩,他很快又投入到危险的情报工作当中。一次,李白带着电台乘船到达淳安时,他藏在箩筐里的收发报机被敌人查获,他二度身陷囹圄,后被营救出狱。


抗战胜利后,李白返回上海,负责上海秘密电台与党中央通信联系。他白天工作,晚上做秘密电台工作。为了保证安全,他将电台架设在密闭的小阁楼上,功率调低至7瓦,并在空中干扰和敌人侦查相对减少的零点至四点之间进行通信。


1948年是解放战争形势迅猛发展的一年。当时的上海国民党特务密布,一片白色恐怖。1948年12月30日凌晨,国民党特务突然包围了李白的住所。虽然李白采取了应急措施,但藏在壁柜里的收报机终被发现,他再度被捕。


国民党特务把李白押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对他进行了连续30多个小时的刑讯,酷刑拷打和厚禄劝降都没有让他屈服。1949年4月,李白被秘密转押至国民党南市警察局蓬莱路看守所。李白托出狱的同志给妻子带话,说:“你站在对面老百姓家的阳台上,对着监狱的窗子,就可以看到我。”就这样李白与妻儿见了几次面,看着被折磨得无法辨认的李白,妻子和孩子泪如雨下。5月7日,李白在与妻儿最后一次见面时说:“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也终于看到了。如果今后我回来当然更好,万一不能回来,你和孩子和全国人民一样,过自由幸福的生活。”当天晚上,李白被秘密杀害于浦东戚家庙刑场,年仅39岁。20天后,上海宣告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李白的生命虽永远定格,但是那道电波已像利刃一般划开上海阴沉的天空,他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仰永垂不朽,他舍生取义的动人故事将永远流传。

 
 

 

关闭窗口